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加快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09

字体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泉州市加快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市加快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现场会工作部署,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链群,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链群,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打造县域产业链全省样板,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政办〔2024〕2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培育。聚焦全市九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县域重点产业链培育工程。各县域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实力,“一县一特色”发展1~2条重点产业链,产业基础优势明显的县域可提升至3~5条。全市培育50条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的县域重点产业链,巩固提升31条优势产业链,培育壮大14条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前瞻布局5条未来产业链。

  市县联动、统筹布局。按照“市级汇集资源、县级抓好落地”的原则,健全市、县工作联动机制,市级层面做好整体规划布局,强化跨县域产业链统筹,县域层面落实好主体责任,以重点产业链带动全域产业发展。

  龙头带动、链群协同。发挥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以点带链”牵引作用,带动县域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配套上协作、资源上共享。坚持以群带链、以链促群、链群结合,聚力打造产业集群下的链式发展集聚品牌。

  四链融合、链园联动。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集约集聚发展,探索“产业链+特色园区”发展模式,集中政产学研用金等资源要素建设产业链群。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全市县域重点产业链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力争创建2~3个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争取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8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7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总数达100家;产业链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总量突破300亿元;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100%,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成效、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标志性产业链群培育行动

  1.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以现代体育为特色的纺织鞋服产业链为核心,联动协同纺织鞋服原材料、制鞋机械、纺织机械等,打造国家级现代体育产品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产业链相关的县(市、区)打造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工艺制品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优势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价值创造力,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各县域重点产业链企业梯度培育。鼓励现代体育产品先进制造业集群链主企业、产业促进组织平台企业等共同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融入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专栏1: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方向与县域布局

        1.以纺织鞋服产业链为核心打造现代体育产品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化学纤维/鞋材→纺纱织造→纺织面料/鞋部件→染整加工→鞋服制造→产品销售”产业链条,联动协同纺织鞋服原材料、制鞋机械、纺织机械,融合发展体育赛事、体育贸易等现代体育服务,重点发展9条细分链条,其中:鲤城区重点发展运动服装、运动鞋、箱包等3条细分链条;石狮市重点发展运动服装、校服工装、休闲男装及服饰、童装等4条细分链条;晋江市重点发展运动服装、校服工装、泳装内衣、休闲男装及服饰、运动鞋、皮鞋、拖鞋等7条细分链条;惠安县重点发展校服工装、箱包2条细分链条;泉州开发区重点发展运动服装、休闲男装及服饰、童装、运动鞋等4条细分链条。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链。激发建材家居、健康食品、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等优势产业链创新活力,补齐材料研发、工艺设计等创新短板,提高产业链集聚度和完整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省级及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到2027年力争新增省级及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鼓励企业“老树发新芽”,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在细分产品市场具有影响力、创新意识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按照“一园一品”建设细分领域特色载体与品牌,鼓励各县(市、区)积极申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等品牌,打造以产地冠名的地方生产制造区域公用品牌。

专栏2:优势产业链发展方向与县域布局